广东奥迪威传感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支持

服务支持

当前位置:首页 > 服务支持 > 技术应用
分类

宽视场角MEMS超声波传感器在双足机器人避障系统中的关键作用

2025-03-19 技术应用

随着双足机器人应用场景的复杂化,其对环境感知能力的要求日益提高。传统窄视场角传感器因存在探测盲区,在动态避障中面临显著局限。本文以180度视场角(FOV)的MEMS超声波传感器为核心,分析其在双足机器人测距避障系统中的作用机制,从技术原理、系统集成优势及理论局限性三方面展开论述,体现多传感器融合的必然性。

1. 技术原理与特性分析

1.1 MEMS超声波传感器的工作机制
MEMS(微机电系统)超声波传感器通过压电换能器发射40-60kHz的超声波束,接收反射信号后通过飞行时间(ToF)计算距离。其宽视场角(180°)特性通过微镜阵列或声学透镜实现声波的定向扩散,形成半球形探测区域。

1.2 宽视场角的几何优势
双足机器人运动时需应对地面不平、动态障碍物等多向威胁。180° FOV可覆盖机器人前方扇形区域(半径5-10米),显著优于传统超声波传感器(通常为15°-30° FOV)。其探测模型满足以下关系式:

覆盖面积=12πR2(R为最大测距)覆盖面积=21πR2(R为最大测距)

这意味着在同等测距下,其探测面积可达窄FOV传感器的数倍。

2. 在双足机器人系统中的核心作用

2.1 步态规划与地面适应性
双足机器人的步态生成需实时感知地面高程变化。180° FOV传感器可同时探测前方地面和台阶边缘(图1):

台阶检测:通过对比连续测距点的高度差识别台阶

坡度估计:通过多束声波的反射时间差重建地形梯度
此类数据可用于调整步幅和抬腿高度,防止滑倒或踩空。

2.2 动态避障与路径重规划
在人群环境中,窄FOV传感器易遗漏侧向移动的障碍物。180° FOV传感器可实现:

早期预警:对斜向接近的障碍物提前200-500ms发出预警

运动预测:通过多帧点云数据跟踪障碍物运动向量
配合SLAM算法,可生成实时避障矢量场(VFF算法),引导机器人绕行。

2.3 多传感器融合中的互补性
虽然超声波传感器存在分辨率低(通常>5cm)、易受声波干扰等缺陷,但其在以下方面弥补视觉/LIDAR的不足:

透明物体检测:玻璃、镜面等光学传感器失效场景

抗环境干扰:在雾、尘等恶劣环境中优于光学传感器

功耗优势:MEMS超声波模块功耗通常<1W,适于移动平台

3. 系统实现与理论局限

3.1 点云密度与分辨率权衡
180° FOV会导致单位立体角内能量分散,需通过以下方式补偿:

编码发射:采用线性调频信号(Chirp)提升信噪比

自适应波束成形:通过MEMS相控阵动态聚焦特定区域

3.2 物理约束与误差模型
超声波传感器受限于声速温漂(c=331.5+0.6Tc=331.5+0.6T m/s)和镜面反射误差。系统需引入:

温度补偿:集成温度传感器实时校准声速

置信度权重:对镜面反射区域降低数据权重

4. 结论与展望

180° FOV MEMS超声波传感器通过广域探测能力,为双足机器人提供了关键的空间感知冗余。其在台阶检测、动态避障等方面的优势,使之成为多传感器系统中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未来研究方向包括:

与毫米波雷达的频段互补技术

基于深度学习的多模态传感器标定

面向复杂地形的三维声场重建算法

通过持续优化传感器融合架构,双足机器人的环境适应性将进一步提升,为灾难救援、社会服务等场景提供可靠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 王晓峰 et al. "MEMS超声波相控阵的波束控制算法", 《机器人》2022.
[2] Smith J., "Wide-FOV Ultrasonic Sensing for Legged Robots", IEEE IROS 2021.
[3] 国际标准ISO 13482:2014 《机器人安全要求》


关注我们
Copyright © 2022  广东奥迪威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1071924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