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某知名汽车品牌车内摄像头拍摄的女车主隐私影像在网络上流传,引发公众对智能汽车隐私安全的高度关注。这一事件不仅暴露了基于光学摄像头的车内监测系统的隐私风险,更凸显了寻求非光学替代技术的紧迫性。
在这样的背景下,奥迪威的MEMS超声波传感器方案为车内人员监测提供了一种更加安全可靠的解决方案,尤其是在儿童遗留检测系统(CPD)中的应用。
车内监测的隐私隐患,光学技术的原生缺陷
车内空间本被视为私人空间,但随着智能汽车配备越来越多的传感技术,这一私人空间正变得透明。传统基于摄像头的监测系统存在固有的隐私泄露风险。
这些摄像头能够捕获清晰的乘员图像和视频,一旦被黑客攻击或数据泄露,可能导致驾乘人员的隐私信息被公开曝光。近期某汽车品牌的女车主隐私影像泄露事件就是最佳例证。
与光学摄像头不同,MEMS超声波传感器不采集任何光学图像信息,从根本上杜绝了隐私泄露的风险。它们通过发射和接收超声波信号来探测车内物体的存在和运动,无需获取乘员的视觉生物特征信息。
儿童遗留检测系统: CPD的技术方案选择
儿童遗留检测系统(CPD)是保障儿童乘车安全的重要技术,用于探测车内是否有儿童或其他活体遗留,并及时向驾驶人发出警报1。CPD的感应方式可分为直接感应和间接感应两种方式。
直接感应方式通过检测生命体征(如呼吸、心跳)来判定车内是否存在活体生物,而间接感应方式则基于压力或电容感应,推导车内可能的物体存在,但无法识别是否为生命体。
根据国际汽车安全权威标准Euro NCAP的最新要求,从2025年开始,只有采用直接传感技术的CPD解决方案才能获得评分。这一规定推动了MEMS超声波传感方案的应用。
奥迪威MEMS超声波传感器: 技术原理与优势
奥迪威的MEMS超声波CPD解决方案采用了先进的PMUT技术,包含两颗收发合一的传感器。这些传感器通过发送和接收超声信号,配合动态检测算法与模块集成,实现生命监测功能。
该方案能够根据传感器发射和接收的全景超声波信号来探测目标的动作、呼吸以及环境状态,甚至能实现呼吸级别的精细探测。实验结果表明,基于MEMS超声波传感器的CPD系统完全符合NCAP的法规标准。
MEMS超声波传感器模块尺寸小巧,仅为30*20*5mm,远小于其他传统传感器模块,便于安装和布置。其探测距离超过1米,探测视场宽达180°,能够全方位覆盖车内空间。
隐私保护优势,超越光学方案的替代选择
与基于摄像头的监测方案相比,MEMS超声波传感器方案具有显著的隐私保护优势。超声波传感器不采集视觉图像,而是基于运动和生命体征进行检测,从源头上避免了隐私泄露风险。
这种非光学特性使得MEMS超声波传感器即使在私密场景下也能安全使用,不会记录或传输任何可识别个人身份的生物特征数据,保护了用户隐私。
此外,MEMS超声波CPD方案采用表面贴装方式,既不影响车内美观,又能保持汽车内饰设计的完整性和美观度1。这种隐蔽安装方式进一步增强了隐私保护性。
数据安全加固,全方位保护传感数据
除了传感器本身的隐私保护优势外,还需要加强传感器数据的安全保护措施。可以采用加密数据传输技术(如SSL/TLS协议)来保护传感器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
建立严格的访问控制机制,限制对传感器数据的访问权限,确保只有授权人员才能查看或操作数据也是必要的安全措施。
数据匿名化技术也是一种有效的隐私保护手段。奥迪公司就开发了一种用于将车辆传感器数据匿名传输给车辆外部接收单元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计算匿名化概率,并使用匿名化的时刻作为测量时刻数据,或使用匿名化的停留地点作为测量地点数据,从而保护用户隐私。
未来发展趋势: 智能座舱的安全与隐私平衡
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智能座舱将成为智能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成为汽车行业创新和竞争的重要方向。
未来,随着C-NCAP在2025年版规程中新增“儿童遗忘提醒功能测评”,安装CPD装置的车辆将获得加分项。预计到2025年,围绕乘客、儿童及生物检测功能上车规模将超过千万套。
在这种趋势下,平衡功能实现与隐私保护将成为关键。奥迪威作为传感科技行业的领先企业,表示将持续投身研发,攻克“卡脖子”技术,为智能汽车发展赋能。
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的监测数据,2023年1-4月中国市场乘用车标配乘客OMS功能交付25.12万辆,标配舱内生物检测功能近万套。
预计到2025年,围绕乘客、儿童及生物检测功能上车规模将超过千万套。技术选择不仅关乎功能实现,更直接影响到亿万车主的隐私安全。
MEMS超声波传感器等技术方案不再只是技术路线的选择,更是车企对社会责任和用户隐私的尊重与保护。